绥州城位于无定河之南,这里的无定河是诗“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里的那条无定河。
这首《陇西行》的作者一共写了四首《陇西行》,其有一首的第二句是“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这里自古以来便是阻挡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南下的第一处要冲,自虞朝太祖北击突厥,建设三受降城,恢复两汉形势旧观之后,这里从原本的军事要塞变成了丝路的一个重要节点。
商贸带来的是富裕。
过往的商队带来了繁荣,绥州城的百姓们也安于这条草原丝路带来的繁荣。
这段时间回鹘内乱,草原丝路也不安宁,绥州城经营格式产业的商贾们也都议论纷纷,为各自的前程担忧。
鱼辅国北之后,大军云集于北都太原,大虞与回鹘之间的紧张局势一触即发,草原此刻各部又你方唱罢我登场,绥州城的这条商路,眼看着是维持不了多长时间了。
后来他们听说,摩尼教在京造反,现在已经被打成魔教,朝廷正在联合江湖正道着手剿灭这些鼠辈。
天下的大局在变,然而百姓的生活却依旧故我。
“天涯居”是绥州城外最大的一处客驿,行走于草原丝路之的客商也多半选在此处落脚。不过现在时局纷乱,也渐渐空了下来。
净胜慧穿着一身长衫,头戴着一顶幞头,摇着纸扇坐在八仙桌前,品着茶博士端来的煎茶着南瓜子,品味着难得的悠闲。
这一路实在是艰苦。
为了躲避朝廷和江湖人的追缉,他们离了白玉京先故布疑阵掉头向东先去洛阳,在洛阳避了一阵风头之后化妆成经营丝绸的胡商再次路。
麻烦却不断的找门来。
先是江湖莫名其妙的多了不少流言,说净胜慧偷了宫的无武功秘典《葵花宝典》,身还有摩尼教经营百年的宝藏线索,一时之间江湖的好事之徒纷纷出动,路随便一个深目高鼻的老者都要被他们骚扰一番。
江湖闲汉的骚扰不说,还有一些鬼迷了心肠的教徒竟然为了子虚乌有的神功和宝藏将自己出卖,这都让净胜慧他们一路过来十分尴尬。
幸好净胜慧江湖经验老道,立刻改头换面,从胡商的打扮改为纶巾大袖的读书人作派,扮成探亲访友的读书人,这才减少了许多麻烦。
等他千辛万苦赶到绥州城的时候,身边也只剩下贺拔崧这位落魄少侠以及当时曾经统兵和莫蜚声、苏彻等人交手的漠北高手乞伏国烈了。
三人总算是辛辛苦苦的赶到了绥州城,净胜慧的计划是是过了绥州城一路往西越过朔方镇的辖地进入吐蕃境内,再穿过纷乱的草原兜个大圈子回去。
这都是没办法的事,听说三山五岳的好汉们都已经扶老携幼前往大虞和回鹘交界一带,那里现在是过之鸟都会被人弄下来拔几根毛,净胜慧实在是不愿意去那边冒险。
“先生,吃过了茶,咱们路吧。”扮成游学书生模样的贺拔崧对净胜慧说道,正说话间,楼梯便响起了一阵怪异的脚步声。
“不慌,来了个高手。”净胜慧喝了一口茶,眼神示意贺拔崧和乞伏国烈先不要着急,暂时先等一等。
便看见一个拄着铁拐的年人背着一个铜葫芦一步一晃的迈步走楼梯来。
“这是神行千里李拐子,内功和暗器都十分厉害,早年间挑山寨的时候被山贼头子一刀坏了脚筋。”熟知原武林人物的贺拔崧赶紧在净胜慧耳边低声说道:“算是个高手。”
净胜慧闻言点了点头,心想原人真是好没道理,相信子虚乌有的谣言不说,给人取外号也是这样不走心,这人功夫再高也是个拄着拐的瘸子,给人家取外号叫神行千里,是欺负人家腿脚不好追不来打你吗?
又是一阵脚步声传来,来的却是一个打扮的珠光宝气的老太太,虽然看岁数估计也在五六十岁,不过身的衣衫却是鹅黄色作少女的打扮,脸涂着胭脂水粉,浑然好似不知自己年岁是的。